乡土繁盛工作坊在镇江举行
2024-03-14 20:18:35

3月9日-10日,由江苏大学法学院和福建阳光学院法学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和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协办的乡土繁盛工作坊在镇江成功举行来自法院、检察院、高校、研究所、律所、企业、社会组织、地方社区等16个省市60多位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共同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气候变化背景下社区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而贡献智慧。

本次工作坊举行了“农业生态环境资源法治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探索研究指南》二期报告,并围绕“气候变化”、“法律层面环境治理”、“环境公益诉讼实践”、“生物多样性”、“社区发展与文化多样性”、“流域和国家公园”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为与会者提供了友好的多元主体互动平台和互相交流碰撞的机会。与会者们达成会议共识,“乡土繁盛”需要跨学科的通力合作。



开幕式


工作坊上,江苏大学法学院农业生态环境资源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董玉荣主持了开幕式。

江苏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李炳烁发表致辞,他表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这一重大战略决策,2012年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从顶层设计、制度建构到法治保护,已发生了非常多重大的历史性的、转折性的、全局性的变化。我们作为中华民族儿女,为生态环境的进步感到欣喜。因此,我们非常高兴和荣幸承办这样一次开放性的、平等的对话论坛,今天参与的代表不仅有从事环境保护的学者、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法学研究者,还有来自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环境保护组织的实务工作者,相信通过平等的、跨学科的、跨领域的对话,更加有助于开展深入的探讨,形成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理论和实践上的共识,产生新的贡献和支持。

阳光学院法学院教授林燕梅发表了致辞,她解释了“乡土繁盛”的概念。她说人类繁盛肯定是发在多个尺度、多个领域、多元之间,我们先从社区这一小尺度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开始,所以此次工作坊主题叫做“乡土繁盛”。她说参与此次工作坊的有高校学者,还有环保机构、公益律师和社区代表,这些群体都有志于社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但常常不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所以,才启动了此次“乡土繁盛工作坊”机制。她希望通过本次工作坊给大家提供一个多元互动平台,所有参与的朋友们能够打破壁垒,积极交流,说出自己的问题,给出自己的建议,提供自己的力量。

随后,由李炳烁院长和林燕梅教授共同为农业生态环境资源法治研究中心揭牌,该中心的成立旨在开展科学研究,加强与地方政府、公检法系统、社会组织的实务性合作,培养环境人才。
本次工作坊共有23位专家学者及一线实务工作者作了主题分享,并针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社区发展与文化多样性”、“流域和国家公园”议题分别展开了圆桌会议。分享的主题内容十分丰富,交流互动非常热烈,可谓干货满满,快来一起看看吧。



3.9上午分享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薛达元作了“土著与地方社区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及惠益共享”的分享。他指出,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联系密切,相辅相成。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建立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家制度,进行专门立法的需求迫切。传承和可持续利用传统知识是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发挥传统知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红河学院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绍文作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哈尼族梯田”的报告分享。他表示,红河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稻作品种有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价值,但由于高产的新品种替代和梯田劳动力及环境的变迁,使得传统品种多样性消失、传统品种梯田面积萎缩。他指出,通过开发哈尼梯田传统品种的利用价值及哈尼梯田的生态旅游来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着传承人断代、品种多样性丧失严重、红米产品销路滞后、官方民间使用品牌混乱、旅游资源优势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等问题。

镇江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靳明作了“检察环境公益诉讼的镇江实践”的分享,他介绍了检察院在开展环境公益诉讼方面的经验,在寻找线索方面:建立“河湖”长+检察长机制、建立举报平台;在调查方面,建立专业化办理团队、制定办案指引、升级调查配置,开展现场勘验技术培训、借助外脑研判、寻找上级支持、推进“六长出题”;在有效监督方面:惩罚和教育相结合、多种赔偿修复方式运用、一案多办全面监督、类案诉助推整改、跟踪赔偿款支付确保生态修复;在推动治理方面:推动开展集中整治、共建生态修复基地、护航民营企业发展、开展科普宣传,营造环境保护氛围。

江苏大学法学院农业生态环境资源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董玉荣作了“禁止农村秸秆焚烧的环境问题”的分享。她提到在一些地区“农村秸秆”焚烧明令禁止,农民不能理解也很难执行,故屡禁不止。这说明了法律规范和制度失灵的问题。她指出,要解决制度实施不力的症结,可以对禁烧的时间空间管理精准化,避免一刀切,引入社会保险、技术手段改进补偿手段过于单一的问题,引入社会组织进行多元化利益补充的方式。

江苏大学法学院彭亚媛老师作了“全球净“塑”背景下微塑料的法律治理”的主题分享。她提到微塑料是我们生活中看不见的敌人,诸多日化品中添加了塑料微珠,为了推动微塑料治理,各国通过法律手段作了限制,比如美国发布了《2015年无微珠水域法案》、加拿大《环境保护法》中将塑料制品列为有毒物质,中国则禁止销售含有塑料微珠的淋洗类日用品。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黄剑波作了“人类世、人类行动与可欲的生活”的分享。他提出,“人类世”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地质学上的术语,更是一个提醒我们人类需要更加关注自身行为对地球环境影响的警示。他强调,个体的行动虽然微小,也有整体上的意义:地方社区(乡土)的行动才是真正具有宇宙意义的事情,需要被关注的以及能够被照护到的首先是身边,而不是他乡或遥远的异邦或者空洞的世界。他提到可欲的个人生活就是吃得好、睡得着、笑得出,也就是有生命力的、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繁盛的状态。


3.9下午分享

苔基金负责人梁俊老师为我们带来《柠檬君生态村计划案例分享》,他介绍了一位知识菁英,带着改变乡村的理想,如何在乡种地十二年,形成了柠檬君生态村的项目。项目以盈利的商业模式服务底层农民,并构建出一个良性的社会生态系统。在此系统中,食品健康、商人获利、农民增收、土壤恢复、生态链复苏。

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徐诗瑶分享的主题是《基于iDOLPHIN数字应用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她介绍了海南智渔iDOLPHIN团队在中华白海豚保护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建立一个中华白海豚数字应用,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了解中华白海豚,同时协助管理和研究机构进行保护决策。

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气候变化项目官员陈璐带来了《多元共治助力钢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分享。绿色江南团队花了近4年时间,实地调研了100多家钢企,对接19家生态环境局,提交了32份环境调研报告,推动了近200亿资金用于环境治理。并通过发布大型钢企的减污降碳调研报告、对钢企的科普宣传、举办两届全国钢铁行业论坛来助推动钢铁行业减污降碳的工作。

北京环助律师事务所的张杨律师,作了《北京环助律师事务所和环境公益诉讼实践的介绍》主题分享。她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的工作,开办免费的法律咨询热线电话;免费对律师、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等进行培训;组织、举办、参与参加国内国际研讨会;开展环境法律研究,完善中国环境立法,并介绍了中心支持起诉的儿童血铅第一案、持续十年获赔1000余万元的环境污染案、新《环保法》实施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第一案、气候变化诉讼第一案----甘肃弃风弃光案、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的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所审理的第一起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等等典型案例。

空气侠创办人赵亮带来了题为《乡村能源转型议题的行动与思考》主题分享。他分享了传统村落柏社村气候适应的案例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案例,呼吁跨界合作,推动乡村低碳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并结合案例,分享了环保组织开展乡村气候应对议题的思考:第一,尊重在地居民的能动作用和智慧,以村落居民为传播主体,原生态叙事+科学传播相结合;第二,重视她力量,重视女性视角与女性参与。第三,跨界合作让和美乡村成为可能。第四,在推动乡村气候治理的进程中,传统适应智慧与可再生能源应用可以共融。

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主任王吉勇以《基于对话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多元共建机制的贵州实践》为题分享了机构依托河长制、林长制、暗访巡查等政策和机制,通过全民参与以问题为导向推动职能部门履职以及相关政策落地,培育本土环保公益力量,让全民参与、河长制、林长制等从“有名”到“有实”“有能”“有效”,构建基于对话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多元共建机制,共同守护黔山秀水,留住碧水蓝天。

上海复恩社会组织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研究员谭玥作了《复恩法律的工作介绍》。她介绍了复恩法律通过开展社会组织法律能力建设提高社会组织法律意识和合规能力、通过“公益律芽发掘计划”培养与发展青年公益法律人才、并建设益两YiLight平台,开发环境可持续发展公益包,帮助大家一站式了解环保议题相关公益知识。

ANOTHER_.可持续咨询和文化传播中心创始人陈芳分享了可持续设计案例《让自然拥有自然,让自然回归自然》。ANOTHER_.可持续咨询和文化传播中心是中国第一家做可持续发展的传播设计公司,通过捕捉在自然界中的音乐、视觉、影像,以设计的桥梁,以期打破文字带来的沟通壁垒,弥合大家在环境议题上的理解差异。她介绍了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中心所设计的生态单元总策展与执行,展示了设计如何融合自然空间和城市空间,并为居民带来生态福利。

武汉行澈环保公益发展中心法务专员吴梓琨带来的主题是《行澈环保案例分享》,他分享了蓝港先锋(对武汉、重庆港口开展调研及信息公开)、电化长江(针对长江船舶电动化普及,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并对电化长江政策进行梳理)、环境法律政策倡导与行动、低碳交通推广项目的执行开展情况。

天津滨海环保咨询服务中心(绿领环保)项目专员胡雅轩带来的主题是《用行动助力环渤海港口清洁运输》。她提到,绿领环保重点关注改善华北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和助力交通减污降碳。自2019年起,先后对环渤海港口的远洋船舶尾气排放、货运道路扬尘、重型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监督、“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和新能源重卡短途清洁运输等相关议题进行调研倡导;并通过信息公开申请、拜访责任部门及相关利益方、专家访谈、举办研讨会、向相关职能部门递交建议信等方式,促进清洁运输相关问题得到关注和重视,从而助力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及减少碳排放总量。

内蒙古巴依尔牧民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巴依尔,他带来了《牧民角度看沙漠生态》的分享,他讲述了自己年轻时想要逃离沙漠又回到沙漠的的经历,他提到很多人对沙漠生态系统并不了解,沙漠里比我们想象中更具生命力,因此,他举办了腾格里沙漠生态假期,带领大家去亲自观察和体验,感受和体会沙漠的美和智慧。

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总干事邓佳瑜分享主题是《环境法内多元共治的实践——以环境公益诉讼为例》,她介绍了绿家园的工作模式和环境公益诉讼的开展情况,并提到了环境公益诉讼对“环境共治”的推动价值:一、创造环保社会组织与职能部门/司法机关新的对话局面(破局);二、链接更多法学学者的议题研究;三、增强内部法律素养和政策倡导能力。

福建乾金律师事务所、福建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志愿者杨梦律师作了《应对气候变化探索研究指南》二期报告发布,她介绍了指南的目录和二期更新情况。并提到该指南可作为一个气候变化的学习工具,可以成为更多想要了解气候变化议题的伙伴的指引,且指南采用石墨文档及时更新和对外公开,通过资源整合去碎片化,尽可能做到方便查阅和节省空间。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张雯副教授分享的主题是《与鱼共生:一项来自舟山群岛的多物种民族志》,她讲述了渔民在不同生命阶段与海洋鱼类的三次“相遇”。她说:“在人类与鱼类的互动互动中,人类并非是绝对的主导者,鱼类也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它们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因此,后者不仅仅作为前者捕捞和食用的对象,也是彼此陪伴和共处的物种,人与鱼的命运同样跌宕起伏、相互交织、共同生成。多物种民族志的研究让我们重新发现了人类和鱼类的生命情感联系。人类中心主义已经让海洋以及人类自己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人类必须放下自己的傲慢无知,学会关注其他物种,小心翼翼地观察、感知、适应、调整,探索一条与鱼类合作共生的新出路。”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生谢廷俊带来《朝利村糯禾的交错与韧性》的分享,他介绍了贵州侗族的糯禾文化,他说:“糯禾不单是人类社会运作过程中的被动者而已,它反而是活泼地参与在人的历史建造之中,自然与社会的历史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交杂互动出一个丰富多元的多物种生命史,活脱是一个生态家园多样性的景象。侗族人与糯禾一起编织起了一个世界,而且在不断地生成之中,丰富的文化当中蕴含了多样的生物,人和各种生物就寓居在那里。”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人类学研究所孙攀搁博士,带来的分享主题是《从Conservation到Care:云南红河的水稻品种与本地人行动》,他介绍了红河县切龙中寨水稻地方品种的迁地保护和在地保护,并提到本地人该如何行动,他说:“去Care地方品种,不仅仅是care地方品种自身,最终是去维持、涵纳与修复我们与此相关的世界中有密切关联的事情。”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高级律师扶羽斌带来了《核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中的法律风险探讨》的分享。他介绍了核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和核环保相关法律体系。他。,提到将核技术应用在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处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污染治理效果,其有消毒效果好、对危害生物彻底杀灭、可避免二次污染、使用安全可靠、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但是核技术本身存在辐射性污染,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加以合理化的处理。


有爱的插曲


分享环节,在梁俊老师的带动下,全体参与人员唱起了《苔》,在民谣音乐和古诗词的滋养下,整个会场氛围活跃起来,随着“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歌声一遍遍响起,在场的每位无一不被苔的精神所感染。





圆桌会议


气候变化议题:该议题由欧盟互满爱人与人云南气候变化教育项目经理刘熙主持,她从项目背景、气候变化教育模式到实际的校园气候变化减缓案例实践进行了详细阐述,讲述了此项目在云南省减少碳排放取得的显著成效。第二环节由刘熙组织各位与会者进行问答交流,大家就新能源发展、新能源管理、碳排放交易市场、个人碳排放信用等等问题,分享案例和感想,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
生物多样性与多元合作议题:该议题由江苏大学法学院彭亚媛老师组织讨论,农民种子网络协调员李管奇介绍了推动农民参与保护地方品种的工作,提出了从制度上促成农民的种子与基因库的种子加强合作的想法。与会伙伴们对“多元合作“这一点达成共识,以保护种质资源为例,种子的多样性不只是农民和种子公司的事情,更牵扯到每一个消费者的利益。
社区发展与文化多样性议题:该议题由梁俊老师组织讨论,沿着“放开自以为是的爱”,从他者的思维来看社区发展的工作,听社区一线的不同场域的人讲述对社区有意义的保护而展开。与会伙伴们也通过深入的自我介绍,迸发了更多交流的灵感,在热烈的交流中达成共识:乡土的繁盛需要人心的繁盛,当我们深入乡土,参与和倾听,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涌现。
流域和国家公园议题:该议题由陈芳老师组织讨论,她以“走遍国家公园的启示”为题,介绍了保护国家公园是最初是基于景观价值,逐步发展为从风景到文化的保护——文化价值,进而是生态价值和生活价值。然后再讲到了中国国家公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最后,通过与会伙伴们互相提问、发言与解答,产生了跨学科、跨背景之间的良好互动。


闭幕式

闭幕式由江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牛玉兵主持,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卢成仁和福建阳光学院法学院林燕梅教授作总结发言。卢成仁教授总结了他对本次工作坊的观察:交流碰撞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各自学科在讨论问题时的不足、带来视角遮蔽的地方。通过其他的学科、其他的主体的介入,让我们看到这个生态环境问题更加整全、更整体一面。让我们知道这个问题足够的复杂性,同样也让我们看到因为不同界别的人都对这个问题有足够的关心,带来的某种盼望。林燕梅教授表示,对于环境问题,比如气候变化,我们一直好像都在使劲,但看起来都是还没有动的情况。希望本次乡土繁盛工作坊只是一个开始,欢迎大家去到各个社区里面,引用黄绍文老师的一句话:“不要太担心你能不能找到真问题,只要你是真心实意去到那个社区,如果你看到问题,问题就会自然生长,扎根在你的心里,你能找到它的解决办法,所以真心实意是最重要的”。谨以克雷洛夫寓言《天鹅、大虾和梭鱼》为结尾,希望我们都能谨记其所传达的深刻警示。

《天鹅、大虾和梭鱼》
合伙的人们如果不是心一条,
什么事也办不好,
闹来闹去白费力,
到头来,只能是自寻烦恼。

有一次,天鹅、大虾和梭鱼想把一辆大车拖着跑。
它们都给自己上了套,
拼命地拉呀,拉呀,
大车却一步也动不了。

车子虽说不算重,
可天鹅伸着脖子要向云里钻,
大虾弓着腰使劲往后靠,
梭鱼一心想朝水里跳。

究竟谁是谁非,
我们管不着,
只知道,大车至今还在原处,
未动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