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 气象•生态•旅游论坛暨绿色科普倡导低碳联合行动
2021-11-17 21:19:34

11月12日,第二十一届福建省科协年会专项活动——气象•生态•旅游论坛暨科普联合行动在泉州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共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党支部、中共福建省气象学会党支部、中共福建省环境科学学会党支部三家组织联合开展,在党建引领下开展年会专项活动。



活动现场

▲嘉宾致辞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杨江帆,福建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玲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蔡天守出席活动并致辞。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福建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杨江帆致辞


福建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玲致辞


泉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蔡天守致辞


▲专家发言

《碳中和背景下植物资源高质利用的机遇与挑战》

刘明华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自2010年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平均每年增长约1.4%,2020年全球化石燃料和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401亿吨,中国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比重高达28.5%。对此,我国明确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据统计,植物资源每年固定碳相当于600~800亿吨的石油,相当于20倍燃料的消耗,如果把植物资源开发了,可以解决减碳的问题。植物资源的高质利用包括:生物柴油、天然色素,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高值化利用等方面,可用于能源、农业应用、建材、新材料等领域。刘明华教授指出“在碳中和背景下,植物资源高质开发利用存在着诸多的机遇,既是减碳,也是实现国家绿色发展的经济链条。”


《基于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发展》

潘辉

闽江学院二级教授、闽都学者特聘教授、

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海洋旅游研究中心主任


潘辉教授在发言中指出“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国家公园对于保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在自然保护地控制区内划定适当区域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体系。

开展生态旅游有八大原则:第一,必须采用低环境冲击的营宿与休闲活动;第二,必须限制到此地区域之游客量;第三,必须支持当地的自然资源保护和保育工作;第四,必须尽量采用当地居民的载具;第五,必须提供游客以自然体验为旅游重点的游程;第六,必须聘用了解当地自然文化的解说员;第七,必须确保野生动植物不被干扰、环境不被破坏;第八,必须尊重当地居民的传统文化及生活隐私。开展生态旅游的宗旨:不带一物不留一物,实现无痕山林的理念。”


《生态气象服务助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李丽纯

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与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福建分中心副主任、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李丽纯副所长指出2021年1月22日,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成立,以期从气候变化科学角度提升温室气体监测评估能力,为国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更多科学支撑。面对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2021年8月12日,福建省气象局于今年的8月12日正式成立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福建分中心,挂靠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泉州气象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

谢朝武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谢朝武教授从气候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出发,指出气象景观主要包括大气现象(包括日出、云海、雨(雾)淞、佛光、烟雨、海市蜃楼等)和物候景观(各种植物、动物、气象的季变现象或其形成的景观,包括赏花、观鸟、秋叶、采摘、潮汐等),对泉州气象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首批“清新福建•气候福地”气候康养福地、开展了主题科普讲解秀、启动“气象•生态•旅游”志愿联盟——“海丝气象八闽行”ד大学生在行动”授旗仪式。


主题科普秀


绿家园联合省气象学会、省环境科学学会向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学生志愿代表队授旗


精彩剪影





培育生态文化 保护生态环境